2019-nCoV

你在: 
首页 > 其他疫情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但成人也不乏感染的病例,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受到感染的患者,通常会伴随发烧症状与全身倦怠不适。一两天过后,在手、脚、口腔、舌头、牙龈都有可能出现细小的红点、溃疡或水痘,甚至有少数会出现在鼠蹊部或臀部。遭病毒感染后,病征发展通常持续约三到六天。而引发的局部红疹大约会在一周后开始消失,待病毒性伤口结痂后,多数人便能自行痊愈。有时候手和脚的指甲可能在几周后会随着脱落,随着时间重新长回来。极少数重症患儿童病情发展快,才导致死亡。

一个11个月大男孩口腔周围的典型病变

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会借由皮肤接触、粪口传染或飞沫的方式散播。 患者碰触过的物品也具有传染力。最常见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是克沙奇病毒A16,再是71型肠病毒。其他的克沙奇病毒和肠病毒也有可能引起手足口病。部分带原者会毫无症状地携带病毒,并感染其他患者。目前手足口病仅限在人类之间传播。大多数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即可诊断,偶尔需要采喉咙分泌物或粪便做为样本,查验病毒的存在。

有效地洗手有助于避免疾病传播,受到感染的患者应在家休息,避免出现在公司、安亲班和学校,以免传染给他人。目前针对此疾病的抗病毒药物或疫苗都还在开发中。大多数的患者都无须特殊治疗。必要时可以给予解热镇痛的药物或口内膏。 对于少数无法正常进食的孩子,才会给予静脉输液。很少会演变成病毒性脑膜炎或是脑炎。

手足口病在世界各地都会发生。通常会在育幼院或幼稚园发生小型的群聚感染。1997年在马来西亚、1998年在台湾、2009年在中国大陆都曾引起大规模疫情。疫情往往发生在冬天以外的季节。患者往往是小于五岁的幼童,少数成人也会有被感染的可能。和口蹄疫感染家畜不同,手足口病只会感染人类。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会自行痊愈,通常情况下无需治疗。目前对于手足口病也没有特效性治疗手段,通常的治疗仅关注于缓减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发炎,或急性弛缓性麻痹,需要住院治疗。

西医治疗手足口病:

支持性疗法:包括退烧、卧床休息、预防与治疗脱水,口腔与喉咙痛时宜进食软质或流质饮食。对于极少数有并发症之病人,则采对症疗法,如:脑膜炎需要降脑压药物,心肌炎需要积极及严密的观察与治疗。
免疫球蛋白注射: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及上述重症感染之幼儿,须由医师审慎评估病童的临床症状以后使用。

nach o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