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发生重大灾害时首先需要的是人文精神,但全球无一例外地更关注稳定和发展,一切活动都通过货币化来体现价值的经济学研究贯穿始终。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为稀缺品,价格大幅上涨,甚至有价无市。疫情使得消费者对口罩的需求是刚性的,价格上涨对需求的抑制不明显,同时刺激生产动力,加快实现供求平衡。
是否在自由经济中实现供求平衡,还是控制口罩价格抑制生产动力激增,或者同步强制加大生产与行政补贴,属于意识领域的价值判断。在大众层面还存在以非货币化分配方式(时间与紧迫性)影响口罩终端市场,但它们的基础仍旧是货币化(价格)。
为什么突然全球都缺口罩?
1、医疗资源短缺,长期供应不足
从疫情前中国的口罩市场来看,不论在医疗领域还是普通民众,并没有必要地、足够地、标准地使用口罩防护,实际市场需求不足会迫使生产抑制(特别地口罩又是低值产品)。当需求市场突然上升到充足需求及超量需求的时候,生产环节的整个供应链无法及时跟进。
2、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趋势下,产业的过渡聚集必然带来部分地区缺乏单一资源的弊端。比如聚集在中东生产石油,荷兰生产郁金香,巴西生产大豆,中国生产口罩,那么在特定时期里,某些市场必定缺乏石、郁金香、大豆或者口罩。
3、西方国家的公共防疫策略改变
西方国家一直不提倡戴口罩,但随着疫情发展,很多国家开始改变公共防疫策略,比如德国自4月20日开始实行“口罩强制令“,导致需求大增。
中国的口罩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54%。美国口罩生产商将工厂几乎全部迁到中国市场,美国的口罩90%要从中国进口。
原材料和机械
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高溶脂纤维聚丙烯材料加工制成的无纺布。医疗口罩一般采用多层结构,其中最内层和最外层为纺粘无纺布,中间层便是熔喷布,1吨熔喷布可以做90万-100万只医疗外科口罩,或者20万~25万只N95医用防护口罩。
数据显示,国内的高溶脂纤维企业共31家,2019年产量在88万吨左右;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中心、燕山石化厂区等投产熔喷布,截至3月6日24时,中央企业熔喷布当日产量已达到约26吨。仪征化纤熔喷布生产线预计4月中旬建成投产。
口罩机是影响口罩产量另一环节,它将多层无纺布通过热压、折叠成型,超声波焊接,废料切除,耳带鼻梁条焊接等工序,制造出具有一定过滤性能的各种口罩。国机智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企业的口罩机下线。
疫情爆发初期,在中国市场熔喷布的价格为大约12000-15000元一吨,现在的价格上涨至55万元一吨。目前,中国产N95口罩批发价约为24元,一次性普通外科手术口罩批发价约为2.8元。
德国市场:2020年1月,外口手术口罩零售价在5至10欧分之间;4月9日,德国体育服装生产商Trigema生产的普通口罩批发价1000只6欧元;4月16日零售价上涨至1只12欧元。Trigema最多每天可以生产35000只口罩,它们是由缝纫工人缝制的。
生产企业
- 中国目前发放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共有559张;
- 一定数量的出口型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并不申请国内生产许可证;
- 2003年的非典和2013年的雾霾刺激中国口罩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年关于医用口罩产品的应急审批政策将再新增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
中国不缺乏医用口罩的长期产能。
行业风险
生产企业
由于中国产口罩面临质量问题和造假的指责,中国收紧了口罩的出口标准。许多采购了口罩关键原料熔喷布和相关机械的企业,正因没有销路面临窘境。
虽然行业投机积极性高涨,但疫情一过,很多企业新买进的设备可能还没有来得及使用就搁置。
贸易商
由于口罩出口,一些外贸企业在生产供应链、出口物流与通关、国外客户方面获得生机,更乐观认为以口罩业务为契机,立足国际贸易市场。其实可能性不大:
- 口罩生产供应链相对封闭、小众,并受限于各国市场的医疗器械管制,上游供应商没有口罩以外更多可以供贸易商自由发挥的产品;
- 出口物流与通关合作只是特殊时期经历,难以作为有效经验积累,同时物流与通关中介商的经营特性也难以作为中小贸易商的忠实合作伙伴;
- 国外客户的投机经营可能性较高,而且受限于贸易商的产品资源,长期合作可能性较低。
有限转机
口罩纳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2月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疫情过后富余的口罩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但对于中长期的富余设备和人力,需要企业消化。
行业内对于口罩市场发展的研判主要是基于日本的口罩市场,尤其是家庭用口罩的市场潜力,主要参考的是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统计,2018年日本全国的年产量约为55亿只,其中家用口罩近43亿只。
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颗粒物防护口罩,本文口罩经济的话题也仅限于这些品种。👍
楼主残忍的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