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字机到计算机

网络 2016-04-13 1878 次浏览 次点赞

铅字打字机

当年,打字真是个技术活。常用的铅字装在一个个木盒子里,一个人还真有点搬不起。大点的企业、单位有专门的打字员。不光有打字员,打字员还是个技术工种。

铅字打字机

铅字打字机

铅字打字机用起来很辛苦,铅字搬来搬去;很费脑子,记不清哪字放在哪个位置的话,只能对照检字表一个个的查;很脏,油墨放少了打出来的字不清楚,放多了弄的到处都是。技术不好的话腊纸装上去拆下来.....

长城0520CH

长城0520CH电脑是中国第一台中文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微型计算机。1984年6月研制成功,同年6月在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上正式发布。

长城0520CH

长城0520CH

Intel 8086 CPU、256K内存、10M硬盘、8寸单色显示器、双5吋软驱,这就是长城0520-CH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其性能超过当时的IBM PC和NEC 980。当然,1985年代很多人都不知道何为电脑。90年代初期电脑还是种奢侈品,几万块钱的东西个人几乎没有用的起的吧?

第一台国产PC——长城0520CH

出生日:1985年

出生地:北京南礼士路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

今年是黄茂青加入长城电脑的第五个年头。改革开放30年,深圳是样板城市,长城电脑的基地又在深圳,所以,最近任职长城电脑市场总监的黄茂青被频频问及“改革开放30年”的宏大话题,有关部门还想邀请他去做一场相关报告会。他笑着告诉记者,30年前他都还没出生呢,“我不得不花时间整理长城电脑的大量历史资料,我发现,对历史越了解,我就越想说,我很爱长城电脑!”

买电脑需国家批文

黄茂青的确有理由热爱长城电脑,尽管他说自己没赶上长城电脑最好的时光。“在公司最辉煌的时期,买长城电脑是需要国家批文的,而且基本上只卖给单位,不卖给个人。当时一台长城0520CH电脑要卖3.2万元人民币,对很多老百姓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黄茂青所说的那台“天价电脑”正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微机PC,这台看似笨重的机器如今被电脑收藏发烧友视作宝物。在黄茂青的印象中,现任长城科技董事长的卢明从不在内部员工大会上提起长城的“当年勇”,“倒是艰苦创业的故事经常说”。而卢明的艰苦创业正是从长城0520CH开始的。

1982年,《时代》杂志把IBM台式电脑选为“年度风云机器”。到1983年,其全球销量已超过52万台。为尽快打入中国市场,IBM公司主动派人来谈成立合资企业的事。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副局长王之(后任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总经理)曾回忆说,谈判过程中,双方由于出发点不同,很多事情都谈不拢,“我们的想法是,虽然中国在搞改革开放,但对外开放必须以‘我’为主,不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最重视的是通过办合资企业拿到IBM的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但这显然背离了IBM的初衷,他们看中中国的唯有市场,技术,他们根本不会考虑给我们。”

谈判自然宣告破裂,但王之与其他人还是从和IBM专家的交流中获得了收益,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国自主研发微机的清晰思路: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器件,集中组织一批青年骨干,封闭开发。很快,计算机局便从科研经费中拨出30多万元的专项费用,并从电子部下属单位抽调了10几个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技术骨干,组成了“微机开发小分队”。当年只有38岁的卢明,成了这支小分队的队长。

第一台PC诞生于地下室

如今,在黄茂青的口中,那支小分队颇有传奇色彩,“他们在北京马甸桥附近祁家豁子的一个招待所里租了几间房子,计算机局提供了几台做实验用的机器。平时谁也不回家,吃住都在招待所里,每人每天就一块钱的生活补贴,但却要经常通宵干活。”

1984年8月,小分队定下了长城0520CH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的突破重点就在汉字显示和门阵列上。当时,国外微机进入中国市场遇到的最大难题正是汉字显示效果不好,但中国没有完善的门阵列设计和生产技术,而采用这一技术是实现高分辨率显示功能的关键。

为争取时间,小分队又迅速在香港成立开发基地,充分利用那里的实验设备优越、采购元器件方便等有利条件,测出了各种实验数据,并成功解决了仿真干扰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同时,卢明带着另一队人马去了日本。他们和IBM日本公司合作,苦战半年,终于在1985年2月,研制出了一种中文显示软件。据黄茂青提供给记者的“长城电脑大事记”中记载:当时IBM日本公司的总裁在看完演示后兴奋地说“I like it”。

而这时候,小分队在祁家豁子租的房子已经到期,他们不得不又搬到北京南礼士路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继续埋头工作。1985年4月,第一台长城0520CH微机的样机就在这间地下室调试完毕。开机、启动,屏幕上彩色的图形显示、清晰的汉字字符,都令小分队成员们喜极而泣。

两个月后,第一批50台长城0520CH在全国计算机技术应用展览会上正式亮相。第一天,展台前人头攒动;第二天,观众继续增加;第三天,大庆油田的一个技术人员拿着一张支票买走了一台样机;第四天,海关总署前来订货,他们要的数量是50台……

如今,黄茂青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集团大楼里上班,在这幢大楼里同时进进出出着很多IBM公司的销售人员,不过销售产品已从PC转移至中高端的服务器。经历过最初的辉煌后,长城电脑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为别人做嫁衣,包括由IBM负责品牌,长城埋头制造,这使得很多长城电脑的经销商都跑去卖IBM了。拿黄茂青的话来说,“我们不能只给别人养儿子”。作为目前唯一一家保留“国”字头的电脑科技企业,长城已经醒悟,并踏上了从“制造长城”向“品牌长城”迈进的新旅程。

四通打字机

几乎同时代出现了一种打字机:四通打字机。四通打字机是合资货,但中文处理系统四通MS2400、2401是中国人王缉志做出来的。2401单色显示屏,显示五行汉字,输入法为全拼和五笔、3.5吋软驱。售价10000多。

四通MS2401

四通MS2401

长城0520CH和四通打字机这两样东西,直到90代年才慢慢出现在普通人的视野。电脑最贵,没听说过90年代初谁家买这玩意的,即使是四通打字机也不是一般企业和单位都能买得起的。

从铅字打印机升级到四通打字机,最高兴的当然是打字员们了。方便、干净、快捷。那吱吱嘎嘎慢慢悠悠的读盘声在当年是多么的悦耳。学习、使用王码五笔,天天在打字机上练习拆字,提高打字速度是每个能接触到打字机的人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当然了,见过了0520才知道,原来可以在15寸大的屏幕上看整篇文档,才知道它的打字速度能更快。0520安装DOS3.2系统,使用WPS可以直观的看到字体大小,速度比四通快多了,更爽。同期还有一种处理文档的软件:CNWP。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种软件的存在,CNWP是一款内部软件,到win95时代灭亡了。WPS好是好,不过安装过于麻烦,升级后有十多张盘。对于硬盘只有10M的0520来说显然有点大了,于是CCED出来了。CCED只有一张盘,可以方便的随身携带。熟练使用快捷键、组合键的话,CCED一点也不输WPS。CCED当时能打超大字体的功能使每日疲于写各种美术字、宣传条幅的人得到了解放。

再后来,286......586出现的时候WIN95全面进军中国市场。falsh、photoshop、3Dmax等等多姿多彩的软件也来了。

Apple II

Apple II(有时亦写作“Apple ][”或“Apple //”)是苹果公司制作的第一种普及的微电脑。它的直系先祖是Apple I——一种有限的、以电路板组成的电脑。许多电子玩家基于此电脑创新了许多功能,使Apple II达到商业上的成功。自1977年于西岸电脑展(West Coast Computer Faire)首次发表后,Apple II成为一种最先出先且最成功的个人电脑。机种不同的机型先后上市贩售,而最普及的机型一直到1990年代都只有些微的改变。直至1993年为止,估计共生产了5-6百万部Apple II(包括约125万部Apple IIGS) 。

请输入图片描述
Apple_II_tranparent_800

在1980-1990年代,Apple II是美国教育系统实际采用的标准电脑。直至今日,仍有一些还在教室里并能正常使用。Apple II在商业、家庭与学校用户之间很普及,特别是在第一款试算表软件“VisiCalc”发布后。这个软件一开始只能在Apple II上运行。

Apple II本来运作时只有一开机ROM里自带的BASIC编程语言解释器可用,后来才随着软盘驱动器的加入而有“Apple DOS”。最后一版的DOS是“Apple DOS 3.3”,后来DOS被ProDOS取代来支持分层文件系统以及较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能使用软盘或硬盘。此外 Apple II 也可以使用 UCSD Pascal 操作系统,UCSD 二进制格式与包含 IBM-PC 在内的其他电脑系统兼容。使用Z80接口的话,Apple II也可以运行CP/M操作系统上的Wordstar和dBase软件。

苹果公司的麦金塔产品线最终在1990年代初接替了Apple II系列。但即使在麦金塔上市之后, Apple II仍然有好几年是苹果的主要收入来源:Apple II与其相关的第一方开发者与零售商社区曾是年收入逾十亿美元的事业。IIGS一直卖到1992年末,IIe则在 1993年10月15日从产品线上移除,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

硬件参数
售价: US $1298 with 4K RAM  US $2638 with 48K RAM
中央处理器: MOS 6502, 1.0 MHz
内存: 4KB 最小, 48KB 最大
显示: 280 X 192, 40列 X 24行 文本 6位色最高
接口: 复合视频输出 卡式接口 8个内部扩展插槽
存储媒介: 通用录像带 外部143K 5.25英寸软盘 (1978)
操作系统: Woz Integer BASIC in ROM

MOS 6502通过Apple II 在公众心目中创立了个人计算新概念Apple II(有时亦写作“Apple ][”或“Apple //”)是苹果公司制作的第一种普及的微电脑。

它的直系先祖是Apple I——一种有限的、以电路板组成的电脑。
许多电子玩家基于此电脑创新了许多功能,使Apple II达到商业上的成功。
自1977年于西岸计算机展(West Coast Computer Faire)首次发表后,Apple II成为一种最先出先且最成功的 个人电脑。
机种不同的机型先后上市贩售,而最普及的机型一直到1990年代都只有些微的改变。
直至1993年为止,估计共生产了5-6百万台Apple II(包括约125万台Apple IIGS) 。

型号
Apple II
Apple II Plus
Apple II Europlus and J-Plus
Apple IIe
Apple IIc
Apple IIGS
Apple IIc Plus
Apple IIe Card

同一时期,世界各国仿制苹果Ⅱ的电脑有190多种,这其中也包括我国的紫金Ⅱ(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四机部组织南京有线电厂和美国立华公司合作,以苹果Ⅱ为基础研制的国产紫金Ⅱ)和福建生产的“福桔”(1982年,福州无线电三厂开发成功福桔Ⅲ(FO-3)微型计算机。福建电子计算机研究所开发百灵0520微型机,兼有汉字处理功能,是国家优选的微型机机型。

复制/克隆机
台湾的嘉马SPS-109
香港的菠萝pieapple
香港的VTech Laser 128
福建的福桔
苏联俄罗斯的Agat
保加利亚制的Pravetz series 8
波士尼亚的(在当时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员)IRIS 8
澳大利亚的Medfly
巴西的Unitron
美国的Franklin ACE 100
美国的Franklin ACE 1000
美国的Franklin ACE 2000
美国的Franklin ACE 2100
美国的Franklin ACE 2200

👍



本文由 泰丽康健 整理发布,参考 CC-BY-SA 3.0 协议共享,欢迎转载、引用或改编。
感谢您的支持,以让我们共同致力于互联网的商业观点和事业创新!

还不快抢沙发

添加新评论